栏目导航
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协调运行
目录:ISO14000点击率:发布时间:2019-12-19 14:00:13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自愿承担了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在原有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依据ISO9001和ISO14001标准建立了质量、环境整合型管理体系,并取得了一定的管理绩效。但是,从近几年质量、环境整合型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来看,大多数企业没有做到两个体系融合运行,未将污染预防的整体战略应用到体系运行,存在着重质量轻环境、顾此失彼、运行不协调等问题,严重制约着体系的有效运行。
ISO14001:2004标准更加明确地表明了标准的内容,并加强了与ISO9001标准的兼容。质量/环境管理体系都是从要求(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入手,通过建立和运行管理体系,通过对过程和满意度的监视和测量,确保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但是,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在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和满意的内容、质量目标和环境目标、管理过程和活动的侧重点等方面有所不同,需协调解决。
一、顾客满意和相关方满意相协调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主要是关注顾客的需求。随着环境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顾客在接受组织提供的产品的同时开始关注产品的环境因素。产品的环境因素已经成为产品质量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产品环境指标不合格就意味着产品成为不合格品或有缺陷的产品。组织只有全面理解和满足不断变化的顾客需求,包括环境方面的要求,才能确保顾客满意。
随着公众环境意识的高涨,企业的环境形象正成为顾客忠诚度的重要因素。当制造商或服务提供者表明其正在努力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并不断改善自己的环境绩效时,顾客也会认同。面对相关方多样化的需求,企业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不应忘记保护环境,使顾客满意和相关方满意相协调,赢得企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和持续发展的空间。
二、质量目标和环境目标相协调
根据ISO9001:2000标准,质量目标的制定应考虑满足顾客要求。根据ISO14001:2004标准,环境目标的制定应考虑污染预防和持续改进的要求。环境目标在完善产品性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效能等方面能够起到积极作用。比如,不合格产品既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人力、物力等,又增加了不合格品废弃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因此,“提高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既可以作为质量目标,又可以作为环境目标。同样,“控制原材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量”、“控制煤的含硫量”、“降低单位产品的煤耗、电耗、水耗和材料消耗”等目标也是如此。
广州誉杰建议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综合考虑质量和环境因素,特别是确定产品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时,注重识别产品中的环境因素,制定整合型的质量和环境目标,确保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直协调运行,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三、管理的过程和活动相协调
由于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在管理对象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许多企业把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分别运行,如在设计中并不考虑原材料、产品和生产过程的环境因素,而是分别制定环境管理方案和技改方案。事实上,一个好的技改方案就应该包含环境管理的内容,因为一个设计完善、运行良好的环境管理体系能有效地识别控制环境因素、降低能耗、节约成本的机会,并且通过变更运行程序、改变产品设计和革新工艺、采用新技术及实行材料替代等方式,从根本上降低成本或提高产品的品质。
环境污染往往是一种资源浪费的形式,标志着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存在缺点和不足,也是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不协调的重要表现。当制造过程、能源消耗和服务提供过程产生废弃物或有毒物质而向环境中排放,或出现不合格产品时,就意味着资源或能源没有得到完全、充分和有效的利用,即存在成本浪费。许多企业已尝试通过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协调运行,把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产品效能贯穿于生产或服务的整个过程。
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管理的对象和方法虽然不同,但取得的效果是一致的。要取行质量和环境管理的最佳绩效,就需要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所涉及产品实现的各过程协调控制,即在对影响质量的人、机、料、法、环、检等影响因素进行控制的同时,对所识别出的重要环境因素进行控制,实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相协调
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并举,就必须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协调运行,才能不断增强顾客满意,做到持续改进,有效地预防污染和保护环境。
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都强调预防为主和持续改进。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现了环境管理的重要思想,也是提高产品品质和效能的重要举措。清洁生产是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资源,使每个生产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最少化、资源化、无害化。循环经济要求在传统技术模式的基础上,通过制度创新,变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环境的破坏,彻底消除生产、生活中未经处理的废弃特排放。重视在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进行体内循环,有利于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是“原材料---产品---固体废物”,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呈现出“原材料---产品---其他产品的原材料”特征,力求以最小资源和环境成本,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在发展生态工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使上游企业的废物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不断延长生产链条,实现区域或企业群资源的最有效利用,使废物产生量很小,甚至零排放。
企业的发展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和。这就要求用新的思路调整旧的产业结构,用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协调运行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企业应主动承担起弥合社会差距、创造和谐社会的责任,摈弃、超越把利润作为惟一目标的传统管理理念,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强调对消费者、环境、社会的贡献。在质量管理体系与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应实施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以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为突破口的发展战略,在认真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实现经济增长。紧紧围绕企业的战略思路,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实施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是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手段,有品质的生活也必须有相应的环境质量作保障。因此,只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协调运行,才能确保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
上一篇:环境管理体系运行与保持
下一篇:环境管理程序文件的编写